發(fā)布時間: 2022-03-01 13:41:04 炮制是制備中藥飲片的一門傳統(tǒng)制藥技術(shù)。
何首烏根的炮制諸多典籍有以下記載:
[志曰] 春夏秋采其根, 雌雄并用。乘濕以布拭去土,曝干。臨時 以苦竹刀切(如下圖),
米泔浸經(jīng)宿,曝干,木杵臼搗之(如下圖)。忌鐵器。
木臼貌似自身難保,如何去炮制比較堅硬的何首烏不得而知。
[慎微曰] 方用新采者, 去皮,銅刀(如下圖)切薄片,
入甑內(nèi),以瓷鍋蒸 之。旋以熱水從上淋下,勿令滿溢,直候無氣息,乃取出曝干用。
[時珍曰] 近時 治法: 用何首烏赤白各一斤,竹刀刮去粗 皮,米泔浸一夜,切片。用黑豆三斗,每 次用三升三合三勺,以水泡過。砂鍋內(nèi)(如下圖)
。ㄔ阼F鍋盛行的時代,用砂鍋貌似是因為忌鐵?)
鋪 豆一層,首烏一層,重重鋪盡,蒸之。豆熟,取出去豆,將何首烏曬干,再以豆蒸。如此九蒸九曬,乃用。
為什么要忌鐵?因為何首烏中含有大量因鞣質(zhì)類、蒽醌衍生物成分,鐵與鞣質(zhì)類成分會發(fā)生反應(yīng)生成墨綠色的鞣質(zhì)鐵,蒽醌衍生物遇鐵有氧化還原作用,使成品顯紅棕色,服入人體會影響藥效甚至產(chǎn)生毒副反應(yīng)。因而在炮制含鞣質(zhì)成分的中藥時,有用竹刀切,木盆(見下圖)中洗的要求。
下面我們了解下日常生活中的刀具都有哪些:
除了前面提到的竹刀、銅刀外,最常用的莫過于鐵刀了(如下圖)
當(dāng)然,大戶人家,可能不用這個,比如傳說中的金刀駙馬,是不是得用金刀?
一般的地主老財,或許用銀刀還是可能的
當(dāng)然,還有做工藝用的玉石刀
以下刀具可供普通家庭使用了(不銹鋼刀)
某些場合或許還能用上木刀
喜歡復(fù)古的可以考慮用石刀
或者用骨刀
《本草綱目》載,下列藥物皆忌鐵器(鐵鍋、鐵鏟、鐵刀):人參、山藥、五味子、何首烏、地黃、仙茅、桑寄生、益母草、菖蒲、肉豆蔻、豬苓、玄參、茜草、刺蒺藜、龍膽、括蔞、芍藥、麻黃、知母、牡丹皮、香附、槐花、石榴皮、藜蘆、朱砂、雄黃、苦楝子、雷丸、皂角、甘遂、商陸等;
清代記載的忌鐵藥物有:知母、何首烏、桑白皮、肉豆蔻、香附、沒食子、石榴皮、石菖蒲、仙茅、肉蓯蓉、蓖麻子、益母草、木瓜、茺蔚子、補骨脂、茜草、人參、烏梅、桑椹、草豆蔻、龍骨、麥冬、草果、西洋參、蘇木、白礬、番木鱉、南燭枝葉等。
以上藥物用鐵器炮制則藥力大減。
雖然不可想象古人是怎么在忌鐵、忌銅的條件下進(jìn)行炮制的,比如,有的記載說炮制何首烏忌鐵,就在石頭上砸!
這可真是匠心獨具了。不管怎樣,古人確實在用心去做藥。這對于今天的行業(yè)人員來講,依舊不失其積極意義。
正所謂:修合雖無人見,存心自有天知,當(dāng)是如此。
(本文轉(zhuǎn)載自其他網(wǎng)站,不代表中藥材天地網(wǎng)的觀點和立場。如有著作權(quán)異議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