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美容系列講座之激光脫毛術
[ 2006-08-13 17:58 烏梢蛇蝮蛇膠囊服用說明 ]
環(huán)球在線消息:多余毛發(fā)是困惑女性及男性的一個帶有普遍性的美容問題,傳統(tǒng)的脫毛法有剃毛法、蠟脫毛法、鑷取法、機械脫毛、化學試劑脫毛等,它們的作用只是暫時性的,共同缺點是毛發(fā)很快再生。
電解法(electriolysis)和熱溶解法(thermolysis)
雖然能有效地破壞毛囊,但操作繁瑣、費時,存在效率低、療效低、痛感明顯及可能遺留瘢痕的缺點。為了有效、方便、安全地脫除體表多余的毛發(fā),依據(jù)選擇性光熱作用原理,已設計了多種激光系統(tǒng)和強脈沖光光源系統(tǒng),使人們在接受大面積脫毛治療時顯著減輕不適,并使瘢痕形成以及其他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降低到最低程度。
利用現(xiàn)代光學技術已能達到永久性毛發(fā)脫減的目的。(文中所述的“強脈沖光脫毛”,即人們通常所說的“光子脫毛”。)
早在60年代,Goldman首先描述了紅寶石激光對毛囊黑色素的破壞作用,但未用于臨床,80年代Ohshiro描述了紅寶石激光治療色素痣后出現(xiàn)毛發(fā)脫落,但同時表皮亦受到嚴重損傷。1993年,哈佛大學威爾曼醫(yī)學光學實驗室開始使用紅寶石激光脫毛的研究,隨后紅寶石激光,Nd:YAG激光等陸續(xù)用于臨床脫毛治療,
但它們的參數(shù)設計還不太理想。1997年威爾曼醫(yī)學光學實驗室開始使用新一代的激光脫毛機—LightSheer半導體激光脫毛儀進行臨床治療,取得了顯著的療效。之后,新型強脈沖光系統(tǒng)也開始應用于脫毛治療,從此光學脫毛技術已基本成熟。
1
激光脫毛原理
激光脫毛的原理仍然是基于選擇性光熱作用理論。毛囊和毛干中有豐富的黑色素,黑色素分布于毛球基質的細胞之間,并且也能向毛干的結構中轉移(如髓質、皮質和毛小皮)。激光能以黑色素為靶目標精確而選擇性地進行脫毛治療。黑色素在吸收了激光的能量后,溫度急劇升高,從而導致周圍毛囊組織的破壞,將毛發(fā)去除。
根據(jù)選擇性光熱作用理論,只要選擇合適的波長、脈寬和能量密度,激光就能精確地破壞毛囊而不引起鄰近組織的損傷。為了達到療效,很明顯毛球和其上方的隆突部(位于皮脂腺開口與立毛肌毛囊附著處之間的毛囊外根鞘,該處是毛囊干細胞所在的部位)的黑素都必須受到光照治療。①由于毛球部位較深,決定了要使用波長較長、穿透較深的光源進行治療。
另一方面,如果波長太短,表皮的黑色素會與毛囊的黑色素競爭性吸收較多能量,因而易引起表皮損傷。所以,在保證光波對黑素有較好吸收的同時,脫毛激光的波長以695-1064
nm為佳。②要取得對毛囊破壞的較高效率的一個解決方法顯然是增加激光的照射時間。
理論上講,通過加長激光脈寬,接近毛囊的熱弛豫時間可提高療效,脈寬越長,表皮中的微小結構如黑素小體損傷的可能性就越小,而相對較大的結構如有色毛烏梢蛇蝮蛇膠囊什么藥店有賣囊,其內黑素就越易受損傷。毛囊的直徑約為200-300μm,毛囊的熱弛豫時間為40-100ms。因此,理想的激光脈寬應該在幾十毫秒至100毫秒之間。最近的研究發(fā)現(xiàn)對于深色皮膚的患者采用脈寬超過100ms的激光器,不但有更好的療效且副作用較少。
2 毛發(fā)的生長周期和脫毛治療的關系
毛發(fā)的生長有生長期(anagen
。⑼诵衅冢╟atagen)和靜止期(telogen)。生長期毛母質細胞快速分裂,此期黑素最多,因此對激光極其敏感;在退行期,毛母質退化,毛乳頭萎縮;靜止期毛囊與毛乳頭分離,毛發(fā)脫落,靜止期時間因部位而異。不同部位毛囊的生長周期見表1。
毛發(fā)的生長周期和脫毛治療的關系:①因激光對退行期、靜止期的毛發(fā)無明顯作烏梢蛇蝮蛇膠囊要吃多久用,只有等這些毛發(fā)轉入生長期后激光才能起作用,所以激光脫毛需要多次治療,效果才能明顯。②如某部位毛發(fā)處于生長期的比例小,則治療次數(shù)要增多。反之治療次數(shù)可減少。③基于不同部位的毛發(fā)有不同的生長周期,每次治療間隔也有差異。如頭部毛發(fā)有相對較短的靜止期,故間隔時間可短至l月;軀干和四肢毛發(fā)靜止期相對較長,因此治療間隔以2月左右為宜。④毛囊的深度也因部位而異,如深度較深須采用較長波長的激光治療,反之如深度較淺可采用較短波長的激光治療。⑤如某一部位的毛囊密度過高,則治療時應適當減少激光能量。
Page: 123
激光美容系列講座之激光脫毛術
[ 2006-08-13 17:58 ]
3 激光脫毛治療方法
3.1
激光脫毛的適應證和禁忌證:激光脫毛適用于所有部位深色和淺色的毛發(fā),但對白色的毛發(fā)無效。
下列情況是激光脫毛的相對禁忌證:①有瘢痕疙瘩病史;②在治療區(qū)內有感染或有單純皰疹感染病史;③在6周內,曾使用過其他方式(如蠟脫)脫毛的患者;④對氫醌或其他漂白劑過敏;⑤在6個月內有使用Lsotretinoin(13-順維甲酸)史。
3.2 術前準備:
對于膚色較黑的Ⅲ型-Ⅴ型皮膚患者,術前應盡可能避免日光照射,最好用防曬霜 4-6周,有色素沉著傾向者同時可加用氫醌類藥物預防。
另外,治療區(qū)術前必須備皮,徹底刮除毛發(fā),其作用有:①可以減少治療區(qū)毛發(fā)因吸收部分激光發(fā)生焦化引起感覺不適。②可以減少因毛發(fā)燒焦散發(fā)的難聞氣味。
麻醉:一般不用麻醉,疼痛敏感的患者可采用表面麻醉如涂5%EMLA霜,外覆食品保鮮膜1小時左右即可。
3.3
各種激光及強脈沖光脫毛術
3.3.1 LightSheer半導體激光(Diode Laser):波長800 nm,光斑
9mm×9mm或12mm×12mm方形,脈寬有30 ms、100 ms及自動設置3種,頻率
1-2Hz,激光手具前端配有Chilltip接觸式冷卻系統(tǒng),可使局部溫度在不到 1min內降至
4℃。LightSheer激光參數(shù)設計合理,又有同步冷卻系統(tǒng),操作方便快捷,是目前臨床應用最多的理想的激光脫毛系統(tǒng)。
我們應用LightSheer
對272例患者進行了脫毛治療,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治療前先將患處毛發(fā)刮除,治療中激光手柄應緊貼皮膚,光斑重疊小于10%,脈寬一般采用30ms或100ms,對膚色較黑的患者采用100ms。能量選擇在20-50J/cm2之間,以治療后患者有輕度燒灼疼痛感、治療部位皮膚輕度發(fā)紅、數(shù)分鐘后部分毛囊處出現(xiàn)水腫性小風團(30min-1h消退)為度。術后局部涂紅霉素軟膏。根據(jù)毛發(fā)的部位,生長周期的不同,治療次數(shù)和間隔時間也不同。經(jīng)過3-5次,間隔時間1-2個月的治療,所有患者都得到了永久性的毛發(fā)脫減,術后約有3%的患者局部出現(xiàn)色素沉著,色素沉著一般在2-6月內消退。
我們比較了30ms和100ms脈寬治療黃種人的結果,發(fā)現(xiàn)后者術后反應小,色素沉著等副作用較前者少。對于膚色較黑的患者,應采用100ms的脈寬進行治療。
3.3.2 強脈沖光:強脈沖光(Intense Pulsed Light,簡稱為IPL)
也稱脈沖強光或強光,它屬于普通非相干光,而不是激光。常用的強脈沖光儀輸出光的波段為550-1200 nm,輸出能量密度3-90
J/cm2,光斑尺寸8mm×35mm或8mm×15mm。臨床上用于脫毛的濾光片主要為645 nm、695 nm、755
nm等。通過計算機控制,強脈沖光脈寬在0.5 ms-25
ms間可調;且每次擊發(fā)可選擇1-3個脈沖,選用脈沖方式釋放能量可使靶組織持續(xù)升溫,而讓表皮充分散熱,治療時還配合使用冷卻透明膠,以減少副作用。
強脈沖光的能量較高、光的波段相對集中、脈寬可調等特點與激光極為相似,也可達到選擇性光熱作用進行脫毛治療。并且強脈沖光脫毛儀的參數(shù)調整靈活,可根據(jù)膚色、毛囊大小及深淺不同而選擇合適的治療參數(shù)。
新型的Quantum皇后光子脫毛儀脈寬可調范圍更大為15-100ms,并具有獨特的內置光導冷卻系統(tǒng),是目前除LightSheer以外的另一種應用最多的光學脫毛儀。
Gold使用Epilight強脈沖光系統(tǒng)治療30例白種人患者的37個部位,脈寬1.5-3.5ms,平均能量38.7J/cm2,脫毛前局部應用透明凝膠可促使強脈沖光更好地進入皮膚,也起到冷卻皮膚的作用。1次術后12周,毛發(fā)減少約60%,毛色越深,療效越好。術后一過性的副作用有紅斑70%、水腫8%、水皰8%、色素沉著3%。
3.3.3
翠綠寶石激光(alexandrite
Laser):波長為755nm,也是目前臨床上應用較多的激光脫毛儀之一。其臨床效果較好,副作用也較少。
Finkel等用短脈寬翠綠寶石激光(脈寬2ms,能量25-40J/cm2)治療126例白種人患者,每隔4-14周治療1次,第2次術前毛發(fā)再生為65%,治療數(shù)次后毛發(fā)再生不到12%,副反應少而短暫。Ranlin用長脈寬翠綠寶石激光治療30例女性面部多余毛發(fā),脈寬為20ms,能量30J/cm2以下,光斑10mm或12.5
mm,共經(jīng)18個月,平均約8次治療,毛發(fā)平均清除率為70%,而白色、棕色、紅色毛發(fā)僅為10%,術后未見色素改變,最常見的不良作用為散在的結痂(17%)和毛囊炎(13%)。
國內劉健航等應用翠綠寶石長脈沖激光對118例面部、軀干及四肢多毛患者進行治療。脈寬20
ms,光斑直徑10 mm,治療能量在12-20 J/cm2之間 ,治療間隔2個月。結果:下肢及腋窩部的一次脫毛率約為30 %,二次的脫毛率為60
%,并呈能量依賴性。所有病例均有毛發(fā)延遲生長現(xiàn)象。其中50.8%的患者出現(xiàn)毛發(fā)變細。18例患者出現(xiàn)皮膚色素沉著,占治療總例數(shù)的15.3%。
3.3.4
摻釹釔鋁石榴石激光(Nd:YAG):Q開關Nd:YAG激光脫毛療效不佳。近來,Bencini等報道用長脈寬Nd:YAG激光儀治療了28例患者(FitzpatrickⅡ-V型,毛色為黑、棕及紅色),脈寬采用15-30ms,能量23-56
J/cm2。,每隔l個月治療一次,每次治療毛發(fā)減少20%-40%,經(jīng)4-6次治療,毛發(fā)基本脫除,除紅斑、水腫及腋部治療時有疼痛外,未見色素改變等不良反應。
3.3.5
紅寶石激光:紅寶石激光的脈寬較短,694
nm的波長對于較深的毛囊破壞作用有限,同時也比較容易引起表皮損傷,副作用相對較多,因而近來應用紅寶石激光脫毛的已較少見。
Page: 123
激光美容系列講座之激光脫毛術
[ 2006-08-13 17:58 ]
4
術后副反應及處理
正常情況下術后可有輕度燒灼感,一般2-3小時內即可消失,部分有局部輕微紅腫,一般2-3天內即可恢復。治療區(qū)無需包扎,局部涂抗生素軟膏即可。注意術后保持清潔,避免陽光照射。
激光脫毛術后副反應很少,最多見的是形成水皰、色素沉著和色素減退,瘢痕罕見。預防措施:①治療劑量要合適,一般先從低能量開始測試,并逐漸將其增高,以治療后患者有輕度燒灼感,治療部位數(shù)分鐘后部分毛囊周圍出現(xiàn)水腫性小風團為度。避免出現(xiàn)皮膚快速變白、起水皰、表皮剝脫等。②治療過程中持續(xù)使用冷卻措施非常重要,并保持激光手具與皮膚接觸面的清潔。③防止創(chuàng)面感染,必要時口服抗生素。
出現(xiàn)不良反應主要與皮膚中的黑素量、治療部位、治療所用儀器類型、能量密度、有無冷卻措施等有關。此外,不良反應的發(fā)生還與季節(jié)變化和陽光照射有明顯關系。對于膚色較黑的患者宜用脈寬較長的激光(如LightSheer中的100
ms以上的脈寬設置)進行治療,可使副反應有所降低。
5
激光脫毛評價
一般說來,較粗而較黑的毛發(fā)(如腋毛和男性的胡須、體毛等)激光治療的效果好;而對較細的(如部分女性的細唇毛)和淺色的毛發(fā)較差,對于細而淺色的毛發(fā)如聯(lián)合應用激光和強脈沖光以及采用光動力學治療可提高療效。
組織學的研究結果顯示,目前的激光脫毛治療并不能一次就將所有毛囊完全摧毀,而是一種緩慢、有限、有選擇性的破壞。
對于較粗較黑的毛發(fā),激光治療后會發(fā)生較大的損傷,導致部分毛囊細胞的變性、壞死,從而長期有效地阻止毛發(fā)再生;而對于較細、色淺的毛發(fā),激光治療后只能引起毛囊的部分破壞,導致毛囊變形縮小并加速其由生長期向退行期和休止期轉變,結果使毛發(fā)變短、變得更細、顏色更淺以及毛發(fā)的生長速度明顯減慢。
還有研究顯示激光脫毛后汗腺的組織學結構并沒有破壞,臨床上觀察患者的汗腺功能也基本不受影響。 (孫林潮 高天文 趙麗莎 劉紅娟 胡雪慧 劉玉峰
Page: 123